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瑞昀

报导 / 穿越时空的影像交错——第一届台南国际摄影节


在处处追求“新”或“国际化”的现代社会中,台南国际摄影节与今天众多摄影节强调当代或国际视野不同,它另辟蹊径,在向内观看和历史朝向中,重新整理和诠释了台南摄影历史文化。仅管我们在台南摄影节也能看到国际策展人或艺术家的参与,以及众多以当代方式创作的摄影作品,但是这显然不是它想要向观众传递的主要话语。回到罗兰巴特谈论“此曾在”的观点,摄影观看是一次次的历史凝视。台南摄影节的这次对历史文化的聚焦,使得台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,而是让观众处在这样一个历史空间中,通过照片的凝视思考过去的经验和之后的可能性。或许台南国际摄影节未来将成为摄影展会的另一种典范。



首届“台南国际摄影节”(以下简称“台南摄影节”)于2018年11月在萧垅文化园区开展,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,第一届展览主题为“鲲鯓显影”,展览将开放到今年5月。台南自1624年建城,作为台湾最早的城市,有它深厚的历史意义。据主办方介绍,取“鲲鯓”这个与台南有深远渊源的名词,寓意台南这海畔的大鱼将缓缓浮出海平面,借由摄影节所架构出来的平台,逐渐显现影像的动态过程。这次台南摄影节也借由“摄影”为原点,重新梳整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纹理。

台湾几大摄影节及博览会在每年年底相继开幕,最早的摄影节要回溯到1990年代开始的台北摄影节(中间有几年停办,此后延续)。台南摄影节虽然是众多展览中最年轻的摄影节之一,但其深耕在地的历史文化,对地域问题有深切的关注。展览以时空的维度向外延展,除了纵向梳理当地的历史文化脉络外,它也打破了摄影的壁垒,呈现的不仅仅是摄影艺术家的作品,更有历史研究者、设计师及庶民等关于地域问题的跨界合作。“台南国际摄影节”同样跨越国界,其“国际性”不是简单地将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搬到摄影节上,而是邀请艺术家进行当地相关议题的创作,以陌生化的视角重新观看在地文化。展览在萧垅文化园区和几个外围展场外,这次摄影节也尝试突破立方盒子的常规展览空间,将展览搬到户外和圆桌上。


穿越时空的跨领域对话

台南摄影节以历史面向为其重要的独创性,除了针对台南老一辈摄影家进行摄影史研究,台南摄影节也从当地历史文化研究出发,进行深入的田野和不同领域的创作对话。

此次台南摄影节专设一个展区,展出“焦点摄影家”单元许渊富的作品和与他相关的研究档案。这位出生于1932年的摄影家,从为家人拍摄家庭照片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,此后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写实拍摄,还以身体为造型拍摄了那个年代显有的实验作品。整个展场呈现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,同时展出了许渊富谈论摄影的信件、作为台湾摄影学会的学术委员时所用的教学用具等等。

“盐分地带”展览单元聚焦于台南的生活与产业,它连结了台南的过去和现在,在这个展区中不仅呈现了几位摄影师关于这个话题的影像,也展出了邮差、设计师和环保工作者的作品,他们利用相关物件、影像、事件整理和时间再现等进行创作。

其中,设计师黄子钦此次展出作品“漂流岛”,呈现一块块凝固成透明体的历史遗物。在摄影节的场域内,似乎将罗兰·巴特所认为照片凝聚的死亡给立体化了。这些封存的物件由海边漂流物组成。展览带领观众一起抵达到时间流动的海洋中,找寻如影像化石的共同记忆。李松桦的“差差工作日志”,展出了他在送信过程中的日常影像,从庶民观点看到不一样的日常。

杨顺发和陈敬宝持续他们原来关注和拍摄的议题,延续他们过去的脉络,这在台南摄影节上特别展出了他们在当地创作的新作品。杨顺发的“台南水没”以圆形构图,表面诗意的山水画面,却呈现出台湾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等环境问题,当地人居住的房子一部分被水淹没。杨顺发为这次摄影节,在暴雨肆虐台湾南部时,赶赴滨海拍摄新作品。

陈敬宝“回返计划”作品在另一个单元“台南在我心”展区中展出。陈敬宝让小朋友扮演校园生活的小学时代,启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。看似写实的作品,实际上是由台湾、日本、韩国和大陆等不同的国小校园生活回忆为素材编织而成,以它们为文本重新编导拍摄。2017年回返计划来到总爷,邀请糖厂老员工或在地的居民,回忆他们的过往时光,最后以“回”与“返”两张照片成组在台南摄影节呈现。


跨国际的在地聚焦

此次台南摄影节展出许多国外艺术家针对在地议题创作的新作品。无论是摄影节特别邀请的国外策展人或艺术家,还是台南摄影节展馆所在的萧垅文化园区的驻村艺术家,这些对台南文化相对陌生的艺术创作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,却对在地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新的诠释,因此展开了精彩而生动的影像对话。

展区“稍纵即逝图像的叹息”由法国策展人Nicolas Havette策划,邀请Robin Lopvet、Zoépie以及Isabelle Ha Eav三位法国摄影艺术家以他们的观点进行在地创作。三位法国艺术家在短时间深入探索台南的庙宇文化、历史背景和移民浪潮等文化和社会问题,呈现出三组独特而迥异的作品:Zoépie发现台湾岛上的地理多元性造就了蕨类的多样化,有些蕨类甚至是从大陆、日本、和菲律宾等地被自然的风带来台湾,并不断地适应环境及繁殖。作品利用书法卷轴及其摆放,讨论迁徙带来的生命。Robin Lopvet以拼贴的方式进行在地创作,他把在台湾找到的建筑和物件等雕塑元素融入在平面的影像中,以照片以及一部影片的方式呈现他眼中的日常奇观。Isabelle Ha Ea则呈现的是一场诗意的光影捕捉,将对自然的细腻观看以大幅的黑白照片在空间展现。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使观众用陌生化的视角重新观看自己熟悉的世界。

在展区“台南现场—常民空间”中,来自斯洛维尼亚的驻村艺术家Miha Štrukelj,提取了户外空间的建筑元素,将它们搬移到展场中。他从台南丰富的历史建筑出发,运用线条和木头架构,创造出一个3D 虚构的都市景观。在这件作品旁边,策展人黄建亮和陈伯义透过空间装置与墙面的图画,再结合老照片和现实影像的幻灯片,将这些零碎的城市元素拼凑出一座不那么完整的城市,却也留给观众更多的想像。两件作品处在同一空间中,形成跨越传统与现代、现实与虚幻的有趣对话。


展区外的广阔空间

与“台南现场—常民空间”作品将外面的建筑空间搬到展场相反,台南摄影节特别策划了“摄影上街-影像进入街头公共空间”,将作品搬到了户外展出,李立中、吴孟真等几位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结合地景装置,使作品融入到当地的自然或城市的日常景观中。

李立中的“竹篙山战役与红脚笭”展出两件作品,其中一件户外作品将照片高悬在铁杆上,并绑上了木制鸽笭。“红脚笭”是台南与嘉义之间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,李立中在田野过程中,发现它与台湾过去被殖民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:菜鸽不是台湾原生种,而是荷兰人引进,1895年日军在布袋口登陆史诗战役-竹篙山之役,菜鸽赋予揹笭秘密传送信息到抗日义军手上的重任⋯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李立中用装置结合照片,模拟诠释鸽子起飞的样子——铁杆如同鸽子,会随着风向的不同而转动,并因风吹进装置上的鸽笭而发出类似鸽子起飞时的声音。在这件户外装置旁边的空间,呈现了更为细致的照片与档案,观众可以在此了解“红脚笭”具体的历史文化脉络。这件作品实际上是李立中延续过去“我只想要回家”的作品脉络,根据台南在地文化创作的新作品。此前,他便到投入到赛鸽文化的研究与创作中,“关注迷恋赛鸽归巢本能,欲透过赛鸽文化研究,对归属、宿命、后全球化的处境等议题,建构自我对话的路径。”,在不久前的个展《天使望乡》便呈现了这一系列的作品。李立中以丰富的文本和研究的深度,不断在媒材上探索新的可能性。

吴孟真作品“日畦”以大面积的画布呈现,观众穿梭在户外的这些巨幅作品间,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创作时享受着台南乡间的恬静和夏日炽烈的阳光。画面表现的高反差的田野里果树与植栽,是来自台南麻豆与邻近区域的田园地景,同时有几幅留白的画布在阳光下投射出树的阴影,在那些若影若现的画布,表现出了“可见”与“不可见”独特的视觉经验。这样的户外作品,每位观众将随着当日的阳光强弱和光线角度看到不同的视觉经验,同时观众也会与之互动,使得画布上的阴影产生超越静态影像的动态效果。

如果说“摄影上街”将影像融入街头公共空间,是台南摄影节打破空间隔阂、让摄影回归与日常互动的尝试,那么“摄影上桌”,更是将民间文化——办桌搬到了摄影展上。在台南的水交社,一处以眷村遗址改造的户外公园中,两排大红色的圆桌排开,二十多位年轻创作者带来自己近期的作品和画册,以类似portofolio review的方式与创作前辈以及观众交流。这些来自台湾各地、香港、大陆和马来西亚的创作者,带来了非常多样的议题和新颖的创作方式。这样的户外办桌打破了展场的规矩和封闭,在这种氛围下,创作的交流及思考也更加活跃了。


小结

逛完台南摄影节,不禁思考到,历史对于强调当代的今天,是否成为过时的议题?摄影这一创作媒介在历史与当代之间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?事实上,历史本身也有它的当代意义。观看台南摄影节上的诸多作品,可以看到摄影一方面以视觉图像再现历史情境,另一方面也融入其他领域的创作手法和媒材,越来越呈现多样性,历史的诠释也因为当代议题的加入而有广阔的意涵,这样的在地文化不再只是停留在表层,而是深耕到过往,与当下对话。台南摄影节有它独特的视野,相信未来会吸引更多的眼光。



本文发刊于《数码摄影》(CHIP FOTO-VIDEO Digital)杂志2019年3月刊





1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