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瑞昀

书评/陈萧伊《KOAN》:消除文本脉络的影像书

已更新:2019年1月13日

自陈萧伊2015年以《Koan》获三影堂摄影奖,对她的作品和书一直有关注。与其称陈萧伊为摄影师,她更像是一位影像书写者。无论是《Koan》,还是她新的系列作品,都呈现出独特的个人叙事风格,这种叙事指向了宗教哲学、个人感性,以及符号意义,因此后文将以“作者”指代。近期收到假杂志寄来的《Koan》迫不及待打开,除去一个精致盒子与一张作品海报,一本设计颇具心思的《Koan》呈现眼前:

  • 陈萧伊, 《KOAN》, 假杂志出版, 2017

封面和封底为以《Koan》的一幅作品为底的亚克力板,相比承载作品的纸张内页,它们像两块打磨光滑富有质感却冰冷的石头,这也似乎暗示了观看《Koan》时最直观的感受——充满层次和细节之美的照片,却同时带着不可言说的距离感。这与我拿到画册前的想象稍有不同。此前看过陈萧伊个人网站关于画册的网站页面,封面的玻璃面反射使它像被静置在河流中,水纹象征着流动的思绪,同时似乎再现了作者在暗房中冲洗底片的经历,凝视着慢慢显影出来的照片,有如翻阅书籍一页页抵达照片深处的感受。

  • 陈萧伊, 《KOAN》, 假杂志出版, 2017

《Koan》内页则是连续的开页,因此造成两种阅读方式——根据作品图像的编排,形成两到三面的翻页阅读;此外,如果有足够的空间环境,倒可以将其全部展开,以阅读“山海”卷轴的方式来观看这本画册(大部分作品的第一层面指向了自然之山川、海水等)。但不管是以哪一种方式,其大小错落的编排制造了充满节奏的跳跃感,照片与照片之间情绪或是概念上的关联充满隐喻。这种跳跃感使我们无法以单一视点去凝视完整本画册,以至于我们像是在读一篇平仄起伏的词曲,虽不全然熟知它的编排规则,却能获取它的图意和韵律。

  • 陈萧伊, 《KOAN》, 假杂志出版, 2017

“Koan”是作品名,也是画册的名称,它来源于禅宗,作者认为“它意味着打坐沉思以简单不合逻辑的问题使思想脱离理性的范畴”。“Koan”一词无论是对国内的中文读者来说,还是对更普遍的英文读者来说,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。因此,“Koan”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具备一个清晰的指向性,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,“Koan”的能指无法构建一个众人所知晓的所指,“Koan”成为一个与作者所传达出影像符号并行的文本符号,而无法直观阐述影像的概念。

自“文本崇拜”以来,人们总是希图将更完美的话语阐述作用于影像上。《Koan》这组作品某种层面是在反抗这一规则,并且追求更纯粹的影像性。画册中除了“Koan”这一文本符号外,未见任一与作品相关的文字。而作品阐述与画册信息附于海报的另一面,与画册的图像分离,或许也是源于取消图像对文本依附性的作者意图。

  • 节选自KOAN系列, 陈萧伊

如果作品未能用文本解释,那么如何知晓其精神性呢?

作者曾在媒体采访时有过这样的表述,“感受你是无法说出来的,说出来你是在用符号去阉割掉一些东西,我们在看一张图片的时候,我们说它在说什么的时候,可能你又把一部分阉割掉了,所以当时我就想要探讨,语言没有产生之前,你所有的直接体验。”

罗兰巴特认为,“摄影归于一种纯粹的观看意识”。影像的产生不同于文本,一张照片的产生或许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选择是否拍下、以及对此调整光线、构图等拍摄方式,但它仍然是一个整体产生的过程,而不是由一个个像素扫描而成。我们日常的言谈和书写需要经过意识的层层过滤,因此相对而言,影像的产生更多与潜意识相关,也因此更加纯粹,避免“因充满全部意义而导致的意义缺席”。

  • 陈萧伊, 《KOAN》, 假杂志出版, 2017

《Koan》正是在谈论这种意识之外的、用图像直接连结画面和情感的内在逻辑。这一概念与本雅明的“灵光”有相似之处。在《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》中,本雅明认为,“对灵光的体验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,即:将人际间普遍的关系传播到人与无生命、或与自然之物之间,那个我们在看或感到我们在看他的人,也回眸看我们。能够看到一个事物的光晕意味着赋予它以回眸看我们的能力。”本雅明所见的时代是传统艺术还未退去光芒,当代艺术又尚未兴起之时,而在今天机器复制已成为时代的默许,并成为当代艺术的一大标志元素。本雅明认为过去拥有的此时此地的唯一性,也就是“本真性”,在机械复制时代消弭了。此时,“灵光”对于今天的艺术,尤其是最具有机器复制代表性的媒介——摄影,有了新的内涵,《Koan》某种程度在回应这种后灵光的显现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这组作品采用照相光刻工艺(photo-etching),照片制作的过程相对来说繁复而漫长。这不是一种刻意的怀旧,这种技法给作品带来了更丰富的质感,也保留并加重了一些时间痕迹。东方的禅思所追索的意识之流和时间之流交错,面对作品时,周遭空气流动已然停滞,却将意识拉到空灵的时空中,直面照片中的物件所显现的本有肌理。作者以非传统的思考方式来制作传统影像,相比今天转瞬即出的数码照片,传统方式少了一些大量复制和篡改图像的可能性,因而提供更纯粹的观看体验和想象空间。

最后,借用偶然读到小野洋子的诗,我认为用它来描述《Koan》恰到好处:

SHADOW PIECE

Put your shadows together

until they become one.

Take a photo of theshadow.

影子

将影子不断叠加

直到它们成为一体

拍下来

  • 节选自KOAN系列, 陈萧伊


37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